
HAPPIX來到「楊寶寶」時真的嚇到了!人真的好多,生意好好!看到這麼多人在等外帶,再加上高雄人的強力推薦,讓HAPPIX更加期待能在「楊寶寶」吃到好料!此外招牌也有玄機喔~中文、英文、日文店名都附上了,想必也有很多觀光客慕名而來吧!

進到店內,看到好多員工,大家手都非常忙碌,看旁邊疊滿蒸籠就知道他們生意有多好了!剛才HAPPIX看見招牌上寫著「鍋貼、捲餅、湯品」三大種類的食物,而廚房的牆上也有蒸餃的圖片,店家主打,豈有不點的到底呢?HAPPIX一定要全部點來吃光光!

哈哈哈,看看HAPPIX點了多少好吃的,牛肉蒸餃、鍋貼、牛肉捲餅、烙餅、清燉牛肉湯、酸辣湯,總共六道菜,HAPPIX和正妹刻意早上沒吃早餐,就為了來這裡大吃特吃,而且朱董很豪氣地讓HAPPIX有300元預算點餐,HAPPIX當然就不客氣囉!

來囉來囉!六道菜大集合!不過清燉牛肉湯和酸辣湯已經先被HAPPIX喝掉三分之一了 XD 牛肉蒸餃也偷偷吃掉一顆,要忍著等六道菜全上,真的好折磨HAPPIX的肚子啊!還好正妹有準備一瓶可樂讓HAPPIX轉移注意力~

老實說HAPPIX一開始對「清燉牛肉湯」沒抱什麼希望,因為踩過太多地雷(掩面),不過這裡的清燉牛肉湯表現的讓HAPPIX大為讚賞呀!這盅湯雖然小碗,但至少有5塊鮮嫩牛肉塊,湯頭清爽不油膩,而且還能喝到牛肉的鮮甜味,一碗才40元、40元耶!如此物美價廉的好料理當然要讓大家都知道,以後去楊寶寶一定要點碗清燉牛肉湯來嚐嚐喔!

接著是HAPPIX也很愛的酸辣湯,楊寶寶的酸辣湯味道剛剛好,不會過酸或過辣,必備的香菇、筍絲、紅蘿蔔絲、黑木耳、豆腐、肉絲、蛋花全部都有,店家貼心都切成小碎塊,一湯匙舀起來剛剛好。想試重口味的朋友,可以自行添加黑醋、白醋或胡椒喔!

有沒有看到~大到快滿出湯匙的手工現包牛肉蒸餃,外皮薄透,重點是紮實的牛肉內餡,咬開外皮,裡頭滿滿的湯汁馬上沿著湯匙流出來,超誘人的!HAPPIX聽說之前只賣55元,不過即便現在漲價成60元,還是很划算啦!

這盤表皮煎到變成金黃色的就是鍋貼囉!楊寶寶的鍋貼跟一般連鎖店的鍋貼口感不同,外皮較厚、形狀較短胖、只有一種豬肉內餡,楊寶寶的師傅煎得剛剛好,鍋貼吃起來有「恰恰」的口感,搭配店家的醬油加辣椒,又是一個絕配!

用竹籃盛裝的是「烙餅」,HAPPIX好久沒吃到烙餅了,楊寶寶的烙餅煎好後還有經過處理,弄得碎碎的,可以直接用手拔起來吃,口感不像蔥油餅那樣濕潤,稍微乾乾的且帶點鹹味,這種充滿麵香味的食物,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。

最後一道也是HAPPIX大推的「牛肉捲餅」,煎得金黃適中的餅皮,搭上鮮嫩多汁的牛肉和清脆的黃瓜絲、蔥絲,非常多層次的口感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,即使外帶冷了也一樣好吃!牛肉捲餅一份切成四大塊才賣60元!HAPPIX深深覺得是該認真考慮遷居到南部過生活了~ 物美價廉啊!

令我感到驚訝的是,位於台北的敦化北路這麼精華地帶內,卻隱藏著一棟木造的綠色小屋,依然保留了眷村的風貌,讓人彷彿穿越了空間,回到過去的那個年代~~

老舊的店面具有軍眷的裝潢,還保留濃濃的眷村面貌。雖然只是幾張簡單的圓桌跟方桌組合,卻能夠讓不少外省老伯伯們寧可拖著蹣跚的步履,也要來店裡面用餐,為的就是要尋回消逝的舊味道。

牆壁上寫著老蔣時代的愛國口號,反共抗俄,增產報國。那個年代留下的痕跡,隨著兩岸的關係的開放,一點一滴都成了歷史下的記憶了。窗戶邊還掛著舊時的鋼盔跟軍帽,很能夠勾起過去艱困歲月的當兵回憶,相信這些都是吸引老伯伯們,無論如何都要進來回味的最大主因。

這是中午的菜單,就簡單了許多;至於晚上多了熱炒,變換的菜色就比較多元了~~

來到村子口非吃不可莫過於它的小菜跟滷味,對於這些老伯伯來講,這些可是他們懷念的家鄉味。玻璃櫃上擺滿了不少老饕暫寄的金門高粱,玻璃櫃裡則有著各式的涼拌小菜-干絲、筍絲、花椰菜、小魚豆干,一盤只要20元,稱的上是物美價廉。

當我們點完要吃的紅燒牛肉麵、炸醬麵和一盤滷味之後,才發覺這裡不停的播放著懷念老歌曲,像早期的鄧麗君、鳳飛飛還有崔苔菁等,聽說晚上還會播放軍歌,來振奮客人的心情!

滷的外鹹內甜的白蘿蔔,軟嫩多汁,在炎熱的夏天吃起來特別清爽;色澤滑亮的豬皮跟大腸,滷的甘醇入味,Q彈中帶著豐嫩,讓我整個食指大動,這裡的滷味有著濃濃的眷村味,讓許多人吃完之後,依然會懷念它的滷香滋味!

炸醬麵 NT$60元 (大碗麵均加20元)

送上來的炸醬麵配料相當簡單,家常麵上鋪上了小黃瓜絲跟炸醬料;多年前吃過一家巷子口眷村伯伯煮的,就是這樣的味道,沒想到事隔多年後,還能再次品嚐到,確實勾起不少兒時吃麵的回憶。濃郁的豆瓣醬,配上絞肉跟豆干,讓這碗麵非常具有北方的風味,濃、鹹、香代表著北方麵食的粗獷與豪邁!

紅燒牛肉麵 NT$90元 (大碗麵均加20元)

帶著微微中藥香的牛肉湯汁,喝起來有著濃濃的醬油味道。附上的是切成條狀的牛腱肉,雖然經過滷過的牛肉片,軟硬適中卻不香,配上容易吸收湯汁的細麵條,這碗就是傳統牛肉麵的老味道。

這裡很窩心的提供一大鍋的熱湯讓跟茶水,需要靠自己DIY,當天喝的是雞骨燉煮的冬瓜湯,喝起來相當清甜退火,可惜的是因為後來處於客滿的狀態,冷氣完全沒法發揮作用,這碗熱騰騰的湯讓我喝來汗流浹背,還好冰箱裡有冰涼的西瓜,也是免費招待客人的,像這種比較有人情味的小館子,在冷漠的台北市確實已不多見了!

離開的時候,店裡的客人都快要滿出來了,只聽到大嗓門的老闆跟服務大姊正大聲吆喝著,店裡熱鬧的像菜市場一般,也許來這吃飯的客人,要追尋的就是這種親切的回憶吧!